10月因月底我們全家一起回桃園,讓阿姨們見見可愛的思婷
,而把拔又幫我們安排一週的旅行(內容請詳見把拔網誌),但回來屏東後,咱夫妻倆即因腸胃炎而不適近三個星期,固麻瑪的媽寶報告一直延遲到現在才發,這個月計劃按時完成,與大家一起分享!
星期一,創意美術
10/3吹泡畫
首先,顏料+洗碗精後,給嘟嘟一根吸管,開始吹泡泡喲!
泡泡越吹越多後,開始抓泡泡呵,原本計畫是要將白紙蓋在泡泡上的……………..
但嘟嘟這傢伙玩開了,一直吹泡泡,一直吹,還一直叫我看他的小泡接大砲,吹得房間到處都是彩色泡泡呢(-﹏-)
一直到”泡滿為患”,不得不轉移陣地時,我請他直接在紙上吹泡泡,沒想到效果也還不錯。
嘟仔吹泡畫作品完成
將作品局部放大,泡泡畫的紋路清晰可見,此勞作很簡單也很好玩,嘟仔做完還一直對泡泡念念不忘呢。
10/10使用輔助教材:星期八優學力系列之創意123
叢林貼紙畫
原本預定今天要做綿羊的,但因材料準備不齊,故使用輔助教材
10/17千變萬化的顏色
今天的遊戲目標是要讓嘟仔認識顏料三原色(紅、黃、藍)及混色,並能分辨顏色的深淺。
先讓嘟嘟觀看巧連智之顏色變變變做為今天課程的暖身活動(麻瑪也趁機準備東西)
首先先將玻璃紙裁切好後護貝,第一題:藍+黃=綠
第二題:紅+黃=橘
顏色變變變,自己動手畫畫就知道了。
(紅+黃=橘、紅+藍=靛紫、紅+黃+藍=很深的暗色<近乎黑>)
顏色為什麼有深有淺呢?是如變出來的呢?喔!原來是加了白色和黑色呀。
藍色+白色=較淺藍、藍色+黑色=深藍,以此類推,讓嘟仔親手畫以加深印象。
10/24黏土畫
麻瑪先用圓規畫出氣球及太陽的線條,然後用培樂多黏土壓出許多顏色的”麵條”(預備淘汰、舊的黏土),再請嘟嘟沿著線條上白膠及黏貼黏土﹔雲朵是用麻瑪沒用完的”產墊”,哈,反正就是給他”預棄物再利用”就對啦。
紀錄à透過勞作手做,藉此讓嘟嘟體驗不同材料所創作出予人不同感覺之作品。有時候做勞作時,嘟仔會不希望手碰到白膠(黏黏的),我則請他自己要想辦法如何可完成作品而雙手又盡量不要弄得太黏(即自己調整貼東西的精細動作),我告訴他:「麻瑪希望你用雙手多玩、習慣黏土、白膠黏黏的及不帕顏料弄髒身體,做一件事不要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而耽誤了我們今天的目摽!手髒了,再洗手就好了。」這孩子不帕玩濕砂及乾砂,但就是討厭手黏,所以,自己慢慢調整動作呦!
10/17千變萬化的顏色成品作好後,我將海報貼在『嘟嘟作品區的角落』,之後配合林良先生的一本彩虹街故事繪本閱讀,藉此繪本,當我問到故事中的主角小紅+小黃會變成什麼時,他就會趕快跑去看海報,幾次之後,他就記得了(哈,短時間內),以加強嘟仔對顏色混色的印象,之後我們又討論了一下冷、暖色系給人不一樣的感覺,譬如他自己就說:「好天空的藍給人感覺涼涼的」、「穿黑色衣服讓我覺得很酷」、「紅色讓人覺得很溫暖」……等。
其實,這些內容嘟仔可能幾天後就忘了,或許吧,反正我也不會幾天後來個”本週複習考”,但是大人(媽媽)做過就會記得,在生活中,碰到相關問題時,我就會藉相關問題與他討論,以延伸思考路徑。至於嘟仔本人呢,在做過之後,在生活中則是比較會問問題。
星期二,文化處讀書會
星期三,數學時間
10/26做完星期八優學力系列之數學好好玩2、巧虎之小小數學家兩本及石綠的一起玩數學3。一起玩數學4進行中。
紀錄à每個星期三的數學課,不知為何,是嘟嘟最開心的,他總是可以在上課前先歡呼一下,但…………嘿,嘿,之後又因不專心而被我罵(頻率是一週之冠),我想或許是遊戲書的魅力,及他在數學遊戲裡找到了成就感及當它認真完成時,麻瑪總是不吝於稱讚他一聲『棒寶寶』,每當我這樣稱讚他時,他總是會露出一副”飄上天”的表情。
飄上天”的表情像這樣(頭還會抬的高高)
星期四,DIY時間-科學實驗、親子烘培
10/6實驗:杯瓶實驗
今天的實驗會用到很多杯杯瓶瓶,就叫他杯瓶實驗吧!
實驗一:水中雲(溫度體積)
步驟:
- 在小瓶中滴入幾滴墨水後加入熱水
- 套上塑膠袋綁緊,再放入較大的容器中
- 請嘟仔搓個小洞
就會看到墨汁慢慢福到水面上,成為美麗的水中雲了。應觀眾要求再做一次…………
換個顏色,好美呀!(紅色)
什麼,嘟仔你還要再做(藍色)
本著實驗精神,我們換瓶加冷水的
結果,……………還真的不行呢!
<<科學小知識>>
水中會產生雲,是因水的溫度升高,體積就會變大而變較輕,小墨水瓶中的溫度較冷水高,所以會慢慢漂浮到水面。在往上漂浮的過程中,墨水受到阻力就散開來,成為美麗的水中雲,但當水溫一致時,顏色就會相同喔。
實驗二:蠟燭熄滅了
先在瓶中裝入醋後放入蠟燭,之後加入小蘇打粉
嘟嘟你有偷吹嗎?~沒有
咦,媽媽也沒有啊。哇!小蘇打會將火熄滅耶!好神奇喔!
<<科學小知識>>
醋加小蘇打水會產生二氧化碳,而有滅火作用。滅火器就是利用這兩種液體混和產生二氧化碳泡沫的原理製作的ㄛ。
所以,如果用瓶子將蠟燭蓋住,裡面充滿二氧化碳,也會熄滅喔。
媽媽沒騙你吧!
實驗三:水會搬家
5643
把兩個杯子放在高低不同的位子,將上面的裝滿水,然後用棉繩聯通於兩個杯中竟至一會兒,先會發現棉繩慢慢地越來越濕及水像溜滑梯似的,跑到下面的杯子。
嘟嘟三不五時都會跑去看一下水的變化,而他也發現棉繩溼溼的。
大約一個小時候,原上杯的水就都跑到下面去了。
<<科學小知識>>
水會跑到下面是因棉繩的毛細作用把水吸引過去。
10/13烘培:電鍋發糕
材料:
低筋麵粉100公克、細砂糖80公克、泡打粉4公克、水105CC。
步驟:
1.低筋麵粉和糖粉過篩後加入攪拌盆,慢慢加水95cc攪拌均勻,直到麵糊無顆
粒感就好。
2.泡打粉先加冷水10cc攪拌,再把泡打粉水加入盆中攪拌均勻。
3.加入嘟嘟最愛的葡萄乾後,把麵糊加入紙杯中約8分滿。
4.如果沒蒸籠也可以用電鍋代替。把水加入電鍋中,一定要水滾後才可以放入紙杯,蒸約為20分鐘,過程中都不可打開電鍋,時間到後才可以打開,這樣就完成發糕了。
發糕成品照
做好當下,嘟仔瞬間吃完,真是秒殺,自己參與製作的食物特別好吃喲!
10/20實驗:光的顏色
實驗一:彩虹的顏色
將淺容器裝滿水,然後把敬子傾斜放置於容器中,用手電筒照射敬子在水下的部份,再將紙卡放在鏡子前,捕捉鏡子的反光。
紙卡捕捉到的反光是彩虹的顏色喔!
將手電筒照在CD片上,也能看到彩虹喔!
<<科學小知識>>
鏡子在水中散發出的反射光經過折射。但是合成白色光線的顏色並沒有在同一角度發生折射,他們在不同點上分開了,並且可以被人看見,光看起來像是白色的,但實際上,她是由彩虹的七種顏色~色譜所組成的。
註一:彩虹的形成?
雨後懸浮在空中的細小水滴成唯一面面的小掕鏡,由於水滴波光照射,會反應光線發生折射,因此把光線分成七種顏色的光譜。
實驗二:顏色混和
將兩張玻璃紙包在手電筒上綁緊,對著牆面照…………
藍色及紅色玻璃紙重疊變成了紫色。
黃色及紅色玻璃紙重疊變成了橘色。
<<科學小知識>>
紅色玻璃紙充當一個濾光器,它只讓紅色的光線通過,而吸收其他所有顏色。同理,在手電筒前放一個有顏色的濾光器,它會吸收白光中的所有顏色,除了他自己的那一個顏色,因此被通過的光的顏色與它的顏色一致。
顏色對光的吸收與反射情形:如下圖
註二:我們是如何看到各式各樣的顏色?
東西被光照亮時,我們才能看見它。但是照射在物體上的光線有一部份是被物體吸收的,所以僅有一部分的光線被反射到我們的眼睛裡。
物體的顏色取決於它所反射的光線顏色,蘋果顏色看起來是紅色的,是因蘋果只反射紅色,而其他顏色被吸收。
白色的物體能反射全部光線,而黑色則幾乎吸收所有光線。
!三原光:紅綠藍
!三原色:紅黃藍
10/27實驗:氣球衝衝衝 & 空氣砲
實驗一:氣球衝衝衝
方法:將繩子兩端固定,其中一端套入吸管->氣球吹氣後尾端捏緊不放開->用膠帶與吸管黏貼後再鬆手->這時,氣球會火速前進,很好玩!
光這個我們玩了應該有五次以上吧。
因太好玩了,本著實驗精神,麻瑪又架了另一條細的繩子。
|
材質 |
表面材質 |
直徑 |
接觸面積 |
預測 |
綠跳繩 |
尼龍塑膠 |
光滑★ |
粗 |
大 |
|
細棉線 |
棉 |
稍粗糙 |
細★ |
小★ |
前進較快 |
原本一開始想細棉繩較細,接觸面積小,應該阻力較小,前進速度應較快,但經幾次實驗下來,卻發現錯了。”表面材質”的光滑度才時真正在此實驗的決定因素。
實驗二:空氣砲
用簡易打氣筒擠壓空氣讓孩子就能感受到空氣流動。
空氣砲發射,麻瑪說一跟蠟燭一分,~啊!只有一分ㄛ
怎可能,我是王牌消防員嘟嘟呢(>_<)
麻瑪說不能站起來,重新再來一次。
一百分吧,麻瑪我帥不帥?(真是的,還不忘問這句)
輔助教材:星期八優學力系列之自然好好玩2進行中。
紀錄à科學實驗課,真的恨好玩,看著嘟仔每次都對實驗結果驚喜得睜大眼睛,麻瑪就覺得很開心(心裡想,哈!我又唬到你了吧),看著嘟仔有興趣地一而再地要求”再來一次”,麻瑪都盡力滿足,尤其透過實際操做,將抽象的原理轉為真實體驗,要我不記住原理都很難,但會孩子來說,就是玩得很盡興罷了,但在實驗遊戲的過程,我會要求他需配合實驗步驟一一執行,不可馬虎,不認真時,我會要求他”要嚴謹”。希望我的身教能讓孩子感受到科學實事求是、追求知識的精神。
本月輔助教材用的機會很少,因嘟仔會一直要求再玩一次,故時間不太夠。
星期五,英文時間
主要教材:信誼小袋鼠英文魔法書系列
Unit 1 All about me (複習)、Unit 2 My body(複習)
& Unit 3 Cute animal
繪本:Danny and the dinosaur 等 ……………
紀錄à透過重複聽、說,讓孩子熟悉英文,培養不怕說的態度才是我的重點。話說有一次在茂林賞蝶下山時,碰到了三個金髮碧眼的法國人(會知道是因遠遠就聽到她們說話”蹦揪”來”蹦揪”去的),之後她們向我們用英文問我們:「山上有很多蝴蝶嗎?」故之後,我們有了一些簡單對話,離開時,嘟嘟一直問我:「麻瑪,她們在說什麼?」我在簡述完剛剛的對話後,我說:「她們是法國人ㄛ,但她們問麻瑪卻是用英文,因英文是現在的國際語言(其實中文也將是未來的國際語言),所以英文要好好學,知道嗎?」藉由生活中的幾次機會教育讓嘟仔認真體會到學習語言的重要性。
韓國延世大學社會學系的韓惠清教授表示:未來,我們的社會將變成一個複雜的、充滿不確定性的高風險社會。因此,「只要成績好就可以進入好大學,從而就可以成為被社會承認的傑出人士」,這種近代思維模式將會徹底消失。
各種變化已經在我們身邊悄然出現。向網路管理員、遊戲設計師、生物科技、格仔店…………等,這些在幾年前都沒有聽說過的職業,現在每天都在出現。勇敢投入於其中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在這個社會裡,沒有固定的精英模式和成功標準。孩子能否有所成就,完全取決於他個人的主觀價值判斷和付出的努力。故,一切還是回歸基本面的教養吧(品格、個性、耐力、態度),我們只能給他「基本功」(基本面的教養)及正確的態度,之後的世界,就讓他自己去闖蕩吧!
育嬰假已步入第三個月,時間真的過的很快,我很珍惜與孩子在一起的每段時光,藉由美勞活動知道孩子的精細動作進步到哪裡,而作品不再是從學校拿回一袋的”成品”,而是充滿甜蜜記憶的結果,珍惜能參予嘟仔每一次的奇異發問及能跟上他每一次天馬行空的想法、珍惜與他和拉拉一起躺在床上的輕鬆閒聊、喜歡當他問我:「麻瑪我們明天要做什麼?」,當我說完後,他每一次發出的歡呼期待聲,教養就在每天的生活裡浅移墨化地進行中。
另,二女兒拉拉白天清醒時間越來越長,活動力漸增,待她會坐之後,也可慢慢陪她玩書喲。親愛的拉拉,妳放心,麻瑪絕不偏心,麻瑪現在帶哥哥做的將來一定也會帶你做,未來,有很多好玩的事再等著妳呢!
嘟嘟妙語錄
最近嘟仔迷上了法布兒昆蟲記,書中那些昆蟲的學名名字真的還蠻繞舌的,但卻一點也難不倒孩子,有一天當我們唸到赤眼卵寄生蜂將卵刺入紋白蝶一齡幼蟲的身體時…………
嘟仔:「麻瑪,他好調皮ㄛ,他是不是像我一樣也看了諾曼的電影?」
麻瑪:「啊…(不知道要回應什麼)」
PS:Fireman Sam電影裡的淘氣鬼諾曼,一個古靈精怪又可愛的小男孩